最近,豬企可以說是多事之秋。
前有正大股份叫停IPO,后有“豬茂”牧原股份大跌,目前公司的市值已蒸發掉2000多億,對比曾經市值5000多億的風光時刻,現在的牧原可以說是跌掉了一個自己。
進入10月,生豬的價格更是跌破8元/斤,整個行業都彌漫著焦慮的情緒。
我國的畜禽養殖行業集中度低,以大量中小養戶為主,存在著“追漲殺跌”的非理性情緒。生豬供給滯后于價格變化,供需錯配是豬周期形成的根本原因。
2006年7月至今,我國共經歷了完整的四輪豬周期,每一輪豬周期大約需要4 年。從2022年3月,我們步入了第五個豬周期,能夠明顯看出此輪豬周期波動更劇烈,目前正處于豬周期的底部。
周期性是畜牧養殖企業必須面對的一道坎。業績慘淡,可以說是這兩年“豬企”的代名詞,這個魔咒對于“豬茅”牧原股份來說也是一樣。
今年上半年,牧原股份實現營業收入518.69億元,同比增加17.17%;實現歸母凈利潤-27.79億元,同比減虧58.42%。
最近牧原的大跌,主要是市場瘋傳公司原有的發展模式維持不下去,要推行承包制,再加上裁員。
牧原股份面對這種情況,也是坐不住了,發文澄清:內部承包未改變養殖模式,未發生大規模裁員。
2018年-2022年,牧原股份的員工數在逐年增加,2022年為14.04萬人,今年6月公告人數是13.9萬,最近幾個月也是穩定在14萬左右。
之前,我們分析牧原股份的時候講過,自繁自養的養殖模式一直都是牧原股份的護城河。牧原股份擁有集飼料加工、種豬選育、種豬擴繁、商品豬飼養、屠宰肉食等環節于一體的生豬產業鏈,具備超強的抗風險能力。
牧原股份一體化產業鏈的經營模式能夠將各個生產環節置于可控狀態,在食品安全、疫病防控、環保運行、質量控制、規?;洜I、成本控制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
有不少網絡傳言認為,公司實施的員工承包養豬就是改變了原有的自繁自養模式,把風險成本轉嫁給員工,就是現金流緊張的表現。
但其實,牧原的新型承包制,并沒有改變公司自繁自養一體化模式,不僅沒有改變,反而是對內部管理的優化。說白了就是牧原公司員工整體開卷,多方位降低公司養殖成本。
在現在這個時間點,牧原的改革或許還有更深一層的含義。
目前,牧原已經到了一個發展的重要拐點,公司能否做到高質量的發展,從養豬企業的規模增速第一到效益增速第一。在今年6月份的牧原開放日上,牧原股份董事長秦英林就指出目前每頭豬尚有600元的降本空間。按照全國出欄7億頭豬計算,全行業共計有4000億的成本空間待挖掘。
牧原通過這個新機制,從一個14萬人吃飯的大公司,逐步轉變成14萬人搶著賺錢的“賺錢機器”。所以,牧原引入這個機制,不僅不是利空,反而有可能會助力牧原新的一輪發展壯大,讓我們看到了牧原實現每頭豬600元超額利潤的可能性。
豬價持續低迷,再加上豬企資產負債率高,二者合力可能就會讓一些豬企的資金鏈斷裂最后導致破產。
現在,市場上對于牧原股份的擔憂主要就是它的高負債。2023年6月末,牧原股份的總負債為1153億元,資產負債率為60.06%,總資產為1919億元。這就意味著,若資產與負債平衡,牧原股份賬面上的資金只剩下766.35億元。
不過,大家也無需過度擔心,畢竟養殖的企業短債規模占比高,這是行業特性。因為豬舍和生物資產不能夠作為抵押品去貸款,所以流動資金的貸款主要是信用貸款,這是行業屬性。
從過往來看,牧原股份的資本開支只要控制在一個合理水平,生產現金流就足夠覆蓋所有的債務周轉。從長期看,牧原股份未來進入穩定發展階段后,會逐步降低負債。短期債務占比也不是大家需要關注的。
豬企的投資核心是構建固定資產,這代表了牧原股份的產能。2017年至今,牧原股份構建固定資產支付的現金為1317億元,在同行里可以說是遙遙領先。2020年和2021年是牧原擴產最激進的年份,金額高達461億和359億。
從2017年至今,牧原股份實現凈利潤594億元,在同行都虧損的2021年還能夠盈利76億,只有2023年上半年虧損28億,從這點也看出了牧原自身養殖成本全行業最低的優勢。最近幾年,牧原股份經營現金流凈額更是高達764億元,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牧原股份的經營現金流分別為230億和-10億,在豬企里經營現金流非常不錯。
很多人喜歡拿1000多億的負債去推測牧原會因為低豬價破產,但其實這1000多億里,有一半都是日常經營無息滾動的,只要牧原能夠永續經營,這部分債務就不需要償還。我們可以做一下假設,今年7月份牧原的完全成本14.3元/kg,就算按照今年最低豬價13.7元/kg計算,牧原每年虧48.3億元,也還得連續虧小20年才會破產。
牧原憑借自繁自養的養殖模式以及科學的養殖方式,成本管控能力遙遙領先,成本遠低于溫氏股份、新希望等豬企龍頭,在上市豬企中可謂一騎絕塵。2023年9月,牧原生豬養殖完全成本為7.35元/斤,以10月10日7.8元/斤的豬價計算,20多家上市豬企中可能只有牧原能夠實現養豬盈利。
總而言之,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牧原并不存在破產的風險,畢竟沒道理行業內成本最低,資金面好的龍頭先破產?,F在雖處于豬周期的底部,但資本市場對牧原股份的期待還是很大,根據中報,有近600家機構重倉搶籌。牧原股份目前處于低估的狀態,大家可以持續關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