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華為的熱度絲毫不減,傳言與華為有合作的歐菲光漲幅累計超過50%。
我始終認為,有業績支撐的細分領域龍頭,在行業景氣度上行的情況下,更容易走出來。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一家與華為汽車有合作的智能汽車電子軟件龍頭——光庭信息。
光庭信息明確表示過,公司主要為華為鴻蒙的應用、移動地圖數據及自動駕駛等領域產品提供技術服務,不過目前收入占比較小。公司為問界汽車提供智能座艙軟件開發和整車測試服務。
智能汽車和新能源業務高增長,上半年凈利潤大增123%。
光庭信息是一家信息技術企業,它出售的產品是技術服務,主要為汽車零部件商或整車廠提供軟件定制化開發和軟件技術服務。
更具體一點,公司有三大業務:智能座艙、智能駕駛、新能源,其中智能座艙是公司的傳統核心優勢業務,2022年三大業務營收占比分別是52.5%、31.3%,15.5%。
作為一家信息技術企業,光庭信息的營收增長很穩定,2018年到2022年公司的營收從1.62億元增加到4.32億元,年復合增速22%,十分穩健。
2022年公司營收規模繼續擴大,同比增長22.7%,但凈利潤同比下滑56.6%。這主要是公司研發人員大幅增加使得研發費用同比大增90.9%、股權激勵使得管理費用同增53.4%所致。
研發投入是為了增強技術實力,股權激勵是為了公司業績增長,這些都不是公司經營層面的問題。
今年上半年,光庭信息營收2.72億元、歸母凈利潤1025萬元。歸母凈利潤同比大增123.6%,扣非凈利潤同比暴增402.2%。
上半年業績大增,是因為公司各業務的客戶需求大幅增長。上半年公司智能座艙、智能駕駛、新能源收入分別為1.41、0.86、0.42 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4.1%、48.6%、84.2%。
過往優秀的業績說明公司基本面好,雖然代表不了未來,但我依然看好光庭信心未來的成長性,原因有三:
1、政策扶持,智能網聯汽車行業增量空間大
早在2020年,國家就出臺文件表明大力支持智能網聯汽車快速發展。2022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有率25.65%,新能源汽車行業進入高速成長期。全球汽車行業正在經歷百年未有的大變革。
智能化、電動化、網聯化是汽車行業必然的趨勢,當前智能網聯汽車已成為全球汽車產業的升級方向,像光庭信息這樣的軟件服務企業迎來發展機遇。
2022年,我國智能網聯汽車行業規模約3551億元,預計到2026 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5859 億元,2022年-2026 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3.3%。
在智能網聯汽車整體市場高速發展下,其中的智能座艙、智能駕駛、智能電控等領域都有望長期受益。
根據統計,2022年中國智能座艙行業市場規模739億元,預計2025年將達到1030億元。
智能駕駛中的駕駛輔助系統(ADAS)2020 年市場規模 844 億元,到 2025 年市場規模有望達 2250億元,年均復合增長 21.7%。
近期來看,華為M7的爆量,反映出大家對智能駕駛的認可度大幅提升。隨著合作車型的逐步推出,華為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相關企業有望充分受益。
2、公司重視研發,大客戶穩定
信息技術企業對研發能力有要求,因為智能汽車和手機一樣是不斷更新迭代的,只有持續地研發新技術,滿足客戶的需求,才能有源源不斷的收入。
2018年到2022年,光庭信息的研發投入規模從2107萬元增加到8427萬元,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由8.7%提升至15.9%。
尤其是2022年,公司在智能網聯域控基礎平臺、超級軟件工場、人工智能仿真平臺等方面的研發投入合計 8,427.11 萬元,相比2021年大增117%。
研發最重要的是人才,2022年光庭信息的研發人員凈增加408人達到1176人,同比增加53%。參照公司整體人數,2022年公司全部人數凈增加600人,其中80%都是研發人員??梢?,公司管理層對研發的重視程度。
根據年報披露,2022年公司研發項目共計15項已全部完成,基本是圍繞智能座艙、自動駕駛、汽車網聯化開展的項目。
研發成果也有很多,比如“智能駕駛域控軟件平臺”,可以提升用戶的行車與泊車駕駛體驗,幫助用戶更安全,更省心地抵達目的地等。
另外,光庭信息與大客戶合作關系穩固,2018年以來前五大客戶收入占比一直在40%以上,具體如下圖。
招股說明書顯示2021年公司前五大客戶多為日本企業,如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電裝集團、日本電產等。
公司也和國內新能源車企建立合作,如長城汽車、長安汽車、上汽集團、吉利汽車等;同時也在尋求與汽車新勢力及高科技公司的合作機會,比如華為。
3、盈利能力強:毛利率、凈利率高于競爭對手
汽車電子軟件服務企業中,光庭信息的可比競爭對手有中科創達、誠邁科技、德賽西威。
2018年到2022年期間,4家公司的平均毛利率分別是45%、41.4%、23.7%、23.6%,光庭信息的平均毛利率最高。
另外,公司客戶穩定,各項費用不高,且整體期間費用率從39.1%下降到24.4%,在扣除營業成本變動之后,凈利率也是領先競爭對手。
2022年凈利率下滑,是因為收入增加,但研發費用和管理費用(股權激勵)大增,導致凈利潤減半所致。預計2023年公司的盈利水平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光庭信息的估值偏高。
同樣是華為產業鏈公司,相比歐菲光,光庭信息業績穩定且高速增長;且大客戶營收占比高,光庭的盈利能力也比較突出。加上智能汽車市場規模大,光庭信息具備長期成長空間。
但是,光庭是2022年初新上市公司,目前公司滾動市盈率約150倍,偏高。
不過,由于公司成長性高,機構對公司的一致預期是2023年歸母凈利潤0.87億元(同比增長率約170%)。
參考往年業績,公司的營收和凈利潤集中在第三、四季度放量,且上半年凈利潤增長超過100%,我認為這個預期是有望實現的。
按照0.87億元計算,光庭動態估值約70倍,與歷史相比處于低估區間;但依然比競爭對手高